今天是:

教工风采

教工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工风采 >> 正文

先进科技工作者李飞

   发布时间:2023-11-07   编辑:人事处          浏览次数:

李飞,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二科科主任、临床第一党总支书记,国家青年岐黄学者、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安徽省首届“青年江淮名医”、安徽省重点康复专科学术带头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区域中医康复中心负责人。

投身疫情防控 弘扬中医特色

“作为一名医生,哪里有需要,我就要冲锋在前!”绝不辜负每一位病人,是他从医20年坚守的信念。

2022年4月,李飞作为“安徽省第二批援沪中医医疗队队长”,前往上海崇明花博会方舱医院开展新冠感染的中医药防治工作。他带领团队就地取材、辨证论治,拟订《中医非药物诊疗方案》,为中医非药物防治新冠提供经验,并获批安徽省新冠科技攻关项目。同时编写了《新冠肺炎居家康复手册》。6月底他再次奔赴淮南方舱医院进行新冠防治工作,编写《新冠患者中医治疗方案》。分别荣获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及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嘉奖,被多家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疫情常态化后,李飞积极投身临床一线,编写《针灸推拿科普手册》,有效防治新冠及甲流感染,取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引领学科前进 推进康复建设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继承和创新,充分利用中医药优势开展中医康复诊疗,帮助病人减轻病痛,是我的使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安徽省区域中医康复中心负责人、安徽省重点康复专科学科带头人及安徽省中医康复医疗质控中心主任,他十分重视临床业务的开展,带领团队制定本专科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中医康复诊疗方案,突出中医针灸康复方法的综合运用。在针灸防治血管性痴呆、膝骨性关节炎、痛症、面瘫、新冠等疾病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并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针灸学会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立德树人育英才 医技帮扶强基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他用满腔热血洒满杏坛。对待学生毫无保留、倾囊相授,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2名、博士研究生3名。坚定理想信念,定期对研究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教育,积极开展下基层、进社区等义诊活动,并致力于传播中医药文化,培养学生德行。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李飞还积极开展技术帮扶,为基层百姓提供健康保障。帮扶基层医疗单位提升服务质量、诊疗技术、人才培养等,为基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勇攀中医医学高峰 打造一流科研团队

躬耕不辍 厚积薄发,李飞在科研方面也屡结硕果。他首次提出运用“通调法”治疗 KOA;建立针灸通调法结合康复技术防治脑卒中运动障碍及认知障碍新技术;致力于针灸防治VD的机制研究;开展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自主研发康复机器人助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现主持、参与国家级、省厅级科研40余项,发表论文110余篇,SCI论文6篇,Medline 12篇,CSCD 6 篇;发明专利5项;专著2部。获奖近百项。

“厚植中医自信,坚守从医初心。用一生来发扬伟大的中医药事业,造福桑梓,报答人民”是李飞矢志不渝的追求!(科技处/文图 吴德玲/审核 刘晨/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