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副教授,中医医史文献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学院督导、中医养生学教研室主任,“华佗菁英班”指导老师。

凝练特色方向,实现成果突破
从研究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开始,张雷认真搜集和整理了全国出土的简帛医学文献,出版简帛医学文献研究专著3部。编写的《秦汉简牍医方集注》先后获中华书局2018年度双十佳图书称号和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集注》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先后申报获批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省级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一系列课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
张雷参与了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医方的整理工作,《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柒)》即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合作,编写的《天回医简》已正式出版。同时还参与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出土先秦两汉医药文献文物综合研究”子课题“出土先秦秦汉医药文献新校释”,担任了《安徽博物院藏新安孤本珍本医籍丛刊》副主编。
发挥模范作用,加强辐射带动
作为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张雷带领支部党员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发挥专业特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带动青年教师研究中医文献,夯实文献理论功底,组织力量编写《中医康复医籍选读》教材。注意以科研为抓手,创新研究方向。贯彻《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行动方案》战略,拓展了“北华佗”研究领域,深入推进“北华佗”相关研究, 还与安徽博物馆等机构合作,申报了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形成了系列成果。
聚焦科研转化,科研反哺教学
张雷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以科研带动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积极发挥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全国率先开设了土简帛医学文献的课程 “简帛上的秦汉医学”。
由于在教学内容上的深入挖掘和对出土医学文献研究的贡献,相关研究成果受到了同行的关注,简帛医学文献内容写入教材。(科技处/文图 吴德玲/审核 刘晨/编发)